安徽淮北市浙江商会会长、淮北市兆基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增友的办公室里,一幅写有“求索”二字的翰墨作品被悬挂在醒目之处。从青年时代白手起家、艰苦打拼,到而今羽翼丰满、历练有成,“求索”既是这位在皖浙商的心路写照,也是他半生坚定持守的知行信条。
与淮北结缘
三十多年前,王增友赤手空拳来到安徽淮北打拼,靠着木工手艺自立营生。伴随市场经济的浪潮初涌,王增友感受到了新兴消费市场的活力和温度。1987年,王增友用自己多年的积蓄在淮北投资创办了“豪华家具厂”,试水商贾之道。
尽管是新手上路,王增友始终坚持诚信为本,从选址、招工、进料到家具设计、销售,事事亲力亲为。为确保产品质量,赢得市场口碑,王增友几乎把家安在了工厂,那些较难的工序,他要亲自操作,每一套家具完成后必须亲自把关。
在淮北人的目光中,王增友默默地努力着。得益于严格的管理理念,他的家具产品不但赢得了本地大量客户的青睐,还畅销周边城市。眼光超前的他逐渐将目光聚焦到淮北商业市场的空白点上,积极谋求更广阔的运作空间。
不久后,淮北市第一家鞋类专营商场——淮北鞋城开业。那时,很多商家为了渔利,以假乱真、以次充好,而王增友的淮北鞋城坚持以货真价实和热情服务取信于人,让他在激烈的商战中抢占了先机。
接下来,王增友的发展势头就猛了,一连开出好多家分店和品牌专区,着手筹建规模更大、品牌更全的兆基鞋城,并在2000年成立淮北市兆基实业有限公司,投建了淮北首家大规模家具卖场。
不忘初心
成功升级后的兆基,让王增友切实感受到了淮北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氛围。除了兴奋和激动之外,更多的却是惶恐,王增友除了担心扩展的经营、产品、管理等问题,还担心政策的变化。
很快,王增友从踯躅质疑中冷静下来,梳理了思路、统一了认识,也有了底气。随着规模的扩大,对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此时的兆基实业已逐渐在激烈的商海中摸索出了自己的经营之道:在王增友看来,改善消费环境、优化顾客体验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为此,他提出了“杜绝虚高报价、杜绝虚标材料、杜绝作假蒙骗、杜绝不良竞争”的具体要求,通过《质量保证金制度》、《质量、价格检查通报制度》、《营业员管理制度》等一系列企业规章制度,将诚信理念细化到具体工作中。大到千万元的项目合同,小到每一件商品的售后保障,兆基实业总是言而有信,力求让消费者、厂家、商户三方满意。
在多次的采访中,他总是避而不谈自己的成功,却屡屡感谢这个城市。“企业发展到今天,我们理应感恩地方政府和淮北人民。近些年,淮北的投资环境日趋优化,政策扶持更加到位,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平台。”王增友由衷地说。
在过去的三十多年时间里,这片水土托起了一个企业家的实业梦想,回馈了他的付出。与此同时,王增友也在尽可能地回报社会。
在王增友的提议下,公司成立了党支部、团支部和工会组织,注意抓好职工思想教育和沟通工作,自觉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同时,积极响应淮北市政府的号召,支持淮北地方再就业工程,关心扶助困难员工生活。王增友透露,公司每年进行的招聘都会为下岗再就业人员提供优先、优惠条件,同时通过调整班制,增加岗位吸纳能力。
履行商会会长的责任
几年前,王增友又增加了另外一个身份——淮北市浙江商会会长。
王增友和淮北市浙江商会的结缘,源于同在外地打拼的浙江人的惺惺相惜,更源于浙商之间的相互信任。据王增友介绍,至2015年11月,在淮浙商企业共有434家,总注册资金55.48亿元,会员企业在淮总投资近400亿元,共创造了3万多个就业岗位。
在王增友看来,商会的最大功能就是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以及合作共赢。在淮北创业的浙商之前多为单枪匹马作战,他们在精神上非常需要一个依靠,同时也非常需要获得有用的信息和人脉资源,这些对他们的事业至关重要。而商会能为广大浙商在淮北的投资创业,搭建一个与政府协调、沟通、交流的互通平台。
王增友说,淮北浙江商会始终把为会员服务作为立会兴会之本。比如,为了给企业开辟金融信贷“绿色通道”,商会先后与淮北市的建行、农行、中行、工行分行以及徽行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五家银行累计支持在淮浙商融资超百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商会还被评为“2015年全国十佳浙商商会”。
经历了这段时间的会长之路,王增友感慨:“其实,管理一个商会,比管理一个公司更难。”要真正把商会会员凝聚到一起,着实不易。自担任会长职务以来,王增友把大量精力投入到商会事务上,劳心劳力地协调解决商会各成员企业的困难和诉求。
王增友认为,要真正做好商会的工作,除了责任心以外,可能更需要一颗平常心,不能想着回报,而是要把它当作一种对社会、对浙商群体的奉献。在王增友看来,在这段时间里,他获得了很多有用的信息和灵感,结交了许多朋友,这些才是他更为看重的财富。
已有位网友浏览此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