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招贵:
江苏省新生代温商联合会执行会长、扬州市新生代温商联合会会长、扬州市浙江(温州)商会常务副会长、扬州巴拉巴拉童装连锁代理商、汉庭酒店火车站店董事长、格林豪泰精益店投资人。
吴招贵,扬州温商界的一个传奇人物。
20多年前,他从浙江温州来扬州闯荡,从零起步,从眼镜行业做起,后来又涉足酒店宾馆业、品牌童装业……
一路走来,他不仅是一名新生代温商商界领袖,更是一名“爱心爸爸”、“扬州好人”。
在商业上,他取得骄人的成绩,更热衷社会公益事业,曾连续5年将扬州福利院孤儿带回家中过年,被扬州人称为“爱心爸爸”、“扬州好人”,同时,还被被为扬州市“十佳慈善家庭”。
风雨人生,他在扬州这片土地上已经20多年,他以睿智与奋斗在资本市场的“圈地运动”中开辟出了自己的疆土,更以一份真诚与感动细心解读着社会公益。
01
人们喜欢用“东方犹太人”定位温州商人,因为他们聪明、务实,他们总是在创造着商界的一个又一个从商神话。吴招贵就是这样一个神话的缔造者,而神话的开端要追溯到1994年。
那年,18岁的吴招贵也不例外,蠢蠢欲动的心早已飞出课堂,执意中断学业后,离开温州老家开始了自己的创业路。
跟随舅舅学习眼镜配制是吴招贵人生的第一份“活儿”,他专注认真,从最基本的磨片加工,到剪镜片、验光,每一步都学得一丝不苟。
把每一件事情做到极致是吴招贵的处事准则,正是这种钻研劲头,让吴招贵很快从“门外汉”掌握了眼镜配置的核心技术。从学徒到店长,吴招贵以惊人的速度在成长,无论是业务素质还是经营头脑,都变得更加成熟。
吴招贵一直在等一个好的契机。1996年,已经熟练掌握眼镜配制技术和店面经营经验的吴招贵迈出了创业第一步。在扬州市中心,吴招贵选择与一家钟表店合作经营眼镜店。一如吴招贵精益求精的经商理念,他的眼镜店取名为精益眼镜。
早些年,眼镜店在扬州并不多,加上利润可观,吴招贵的第一步走得小获成功。很快,他将店址迁至文昌商圈附近的汶河南路,与当时几大知名眼镜行业共同占据了扬州眼镜市场。
随着竞争的加剧,眼镜行业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地增大,市场越来越细分,份额越来越消减。转变发展观念, 吴招贵随机应变。
“更加准确地去定位目标人群,才能找到自己的盈利点。”吴招贵把自己的眼镜店定位为大众消费水平,走平价路线,这一变招又一次为吴招贵赢得了成功,使得精益眼镜在强手如林的文昌商圈站稳了脚跟。
02
在眼镜行业摸爬滚打11年,逐渐让吴招贵在业内小有名气,实力也得到了大大的提升,眼前的一切让吴招贵以为自己势必要和“眼镜”打一辈子交道了。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吴招贵发现了新的商机。
2005年的“烟花三月”对于吴招贵来说绝对是个不平凡的记忆。老家亲戚来扬州旅游,却找不到住宿的宾馆,他非常尴尬,最终只能委屈他们分四处住下。这样一次不算愉快的经历,却让吴招贵嗅到了新的商机——开宾馆的念头在他心中萌生了。于是,他又开始了对扬州宾馆行业的考察和分析。
经过一系列的评估和测算,他的精益宾馆开张了。宾馆定位于“经济型宾馆”:于市场的份额来说,中档宾馆的市场需求最大,市场空间也最大;于他自身而言,中档宾馆的投入适宜,风险相对较小。由于市场评估到位,经营定位准确,精益宾馆很快就成功地打开了市场。
这一次的成功,不仅让吴招贵尝到了甜头,更让他在不同行业之间找到了共通点。只要掌握规律性的经营思路,一通百通,再加上入行前期深入的学习和了解,“隔行如隔山”这句话原来并不可怕。
2006年,吴招贵迎来了属于他事业的又一个重要机遇。当时,已入驻扬州2年的童装品牌巴拉巴拉业绩惨淡,连年亏损,业主希望转手。
经过慎重考虑,吴招贵接手了巴拉巴拉在扬州的代理权。谈及接手巴拉巴拉童装,吴招贵有着自己的看法,其一是童装牌品有市场,在扬州仍是空白,“其他城市已有成功案例,盐城当时的年销售额已过千万。”其二,先前出现经营困难,并不是品牌存在问题,而是经营理念存在偏差,只要调整思路,找准方向,这个品牌一定会在扬州打响。
巴拉巴拉(Balabala)是中国森马集团2002年在香港创建的童装品牌,以休闲童装为切入点,以“高起点,高档次,低价位”为经营发展战略,以“务实,开拓,创新”为经营理念,以“休闲,时尚,运动,健康”的都市化风格,获得了市场和消费者的高度认可,在扬州的经营状况并不能反映其品牌的真正价值。吴招贵接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巴拉巴拉品牌门店引入万家福、京华城等商场,塑造品牌形象。“要让大家知道,巴拉巴拉童装品牌,不是地摊货。”
秋雨路、汶河路、国庆路、文昌路、四望亭路、望月路……巴拉巴拉的品牌店在扬州四处开花,统一门店设计、过硬的品质、时尚的设计,在童装领域,巴拉巴拉迅速占领了扬州市场,成为家长和孩子心目中的“名牌”服饰。
巴拉巴拉不仅实现了在扬州区域的扭亏为盈,更为重要的是,吴招贵陆续开了11家巴拉巴拉品牌分店,迅速占领童装市场第一品牌。巴拉巴拉的成功逆袭不仅是吴招贵经商理念的成功,同时也给他增强了自信。“现在到了收获果实的时候,每年巴拉巴拉在扬销售额都平稳增长,不仅收益逐年递增,更为重要的是致力打造扬州儿童服装品牌一站式时尚搭配中心。”
这时候的吴招贵,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凭感觉闯市场的“原生态”经营者,他已经熟谙市场营销和品牌推广的门道,对他来说,经营已不只是一门生意,更是他实现人生理想和个人价值甚至是社会价值的一种能力和素养。
身为三个品牌店老总的吴招贵,其成功背后的酸甜苦辣不足为外人道,值得庆幸的是,脚下的路终于越走越宽。
03
18岁创业,从无到有,温州看着他长大,扬州则见证了吴招贵事业的成长。
20多年来,扬州也不知不觉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也尽在吴招贵的眼中。一开始,他绝未曾想,创业的第一站竟会成为他的第二故乡,他与扬州,其中深情也不是三言两语便能道出、外人听过便能懂得。
拥有一颗感恩之心的他,积累了资本之后产生了反哺的念头。他说商人赚钱天经地义,但并不是全部,一个成功的商人还包括他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他说他的成功来源社会,所以他要以自己的方式回报社会。
因为经营童装的关系,吴招贵对福利院的孤儿非常关心。
2006年,脆生生的一句“爸爸”把孤儿杨枫临带进了他的生活。
从第一次见面,小枫临的微笑就感染了吴招贵。吴招贵认了他作干儿子,年年春节都带他回家,让他感受团圆的温暖。每年六一快到时,吴招贵都会给自己放个假,接上自己的儿子,再带上小枫临,一起欢度儿童节……这样一过就是三年,吴招贵悉心地保护着小枫临的微笑,直到2010年吴招贵获悉一个外国家庭要收养小枫临。尽管不舍,但他知道小枫临能有一个更好的未来,送别前一天,吴招贵给“儿子”买足了衣服和学习用品,父子俩开开心心地吃了一顿饭。
吴招贵对公益、慈善事业的支持“动作”是越来越大:帮助聋哑学校、资助贫困大学生;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他亲往震区实地资助;玉树地震后,他又慷慨解囊……
在2012年,由扬州市文明办、扬州市教育局、扬州广电总台主办的“点燃希望·实现梦想——新闻女生关爱留守儿童2012助学行动”中,吴招贵更是一次性向留守儿童捐赠五万元。当他将这些助学金分别送到每一位留守儿童手中时,他感慨万千,“他们都是未来祖国的栋梁,能够帮助他们我觉得很值得。”这么多年的慈善工作让他感觉到孩子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关怀,他表示未来还要更多地参加公益活动,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
2009年,吴招贵的家庭被扬州市委宣传部、扬州市民政局、扬州市慈善总会评为“十佳慈善家庭”。2012年,蒋王街道评选三个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和个人,温州商会仅两名优秀党员名额,吴招贵就是其中之一。心怀大爱,感恩回馈,荣誉对于吴招贵来说只是过眼云烟,他重视的是内心的坦然和为人的责任。
04
总有人会问温州商人为什么能成功,他们的财富秘诀是什么?其实每一个成功都是没有捷径和秘诀的,如说有,那便是勤奋、创新、挑战和永不停步。
2016年,吴招贵担任新生代温商会长至今,他北上北京,南飞广州;回温州,返杭州;去南京,赴南通……
他马不停蹄,为扬州新生代温商联合会的成员们谋求项目资源与对接,另一方面,只要一有空闲时间,他就参加各类有影响的商会培训班。
2016年9月25日,吴招贵在北京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参加了为期三天的全国及省级工商联直属商会会长第二期培训班,他将思想和希望的火种传播到扬州、传播到新生代温商群体。
乐善好义是大家对吴招贵的第一印象,生意越做越大,但公益事业一直伴随左右。
2017年春节前夕,1月21日上午9时,吴招贵联合20多名扬州爱心企业家,带着爱心和物资、带着家人和小孩,齐聚扬州邗江区杨庙镇苍颉村希望村塾,看望留守儿童。
“不论你在哪个行业,也不论身处何地,都可以做慈善、做公益。”吴招贵说。
2017年2月25日—26日,由扬州企业家公益联盟、“老徐会客厅”联合发起的“徒步徽杭古道——捐建‘天使童游公益书架’”活动在绩溪龙川、徽杭古道两地举办。吴招贵积极响应,不仅自己报名参加,还动员身边的朋友加入。
“天使童游公益书架”是由中国旅游天使大赛组委会发起的公益性品牌活动,主要以面向社会公众募集,为欠发达地区的乡村学校或者留守儿童活动中心提供经典图本和书架,给留守儿童送去关爱,给他们春天的希望。
若要问起吴招贵,他会告诉你,那还远远不够。还要有学习的欲望、研究的耐力和感恩的心。
这一路上,单凭一己之力绝对不够,正是亲戚、朋友、老师、领导,还有默默支持他的温州商会的帮助,他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
一个有所成就的人,必能如江海中的浪花般激流勇进、势如破竹。
也能如海滩边的石子,经得起岁月的琢磨与沉淀。
吴总便是这样的人。
在创业时,他能准确把握商机,成为三个品牌店的老总;在待人方面,吴总又显得非常谦逊随和,完全让别人忘记了他所带有的光环。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吴招贵,以这样的君子之道勉励自己,用“仁爱”的心去回馈社会。
作为扬州新生代温商会长,他要带领所有温州新生代企业家和经营者,积极拼搏,创业创新,用他们的力量擦亮温商这牌全球知名的金字招牌;
作为企业老总,他要尽最大努力做好自己的企业,为扬州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家乡领导和父老长期以来的呵护和支持;
作为一名党员,他将更多的爱奉献给了社会公益事业,践行新时代下的“爱心爸爸”、“扬州好人”;
而作为一名父亲,他对两个儿子更是教育严厉,家风纯朴。
这样一位令人钦佩的儒雅之士,却总以“自己有太多的心愿还没有完成,有太多行业没有去了解,与太多人有着很大的差距”去回应别人对他的赞叹,人格魅力不言而喻。
你是怎样的人,便会遇到怎样的人。
懂得感恩,才能一次次遇到贵人。
回报社会,社会对你的认可,才能和你的事业相辅相成。
愿你与吴招贵有同样跨界纵横商海的洒脱,乐善好义人生的胸怀。
已有位网友浏览此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