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半年时间筹备,温州市进口食品商会于22日正式成立。借助抱团优势做大进口食品这块“大蛋糕”,为市民提供更优质、更多元化的选择成为各会员企业的共识。
进口食品总量 年均增幅保持在30%左右
“温州进口食品近年来保持快速增长,品质亦迅速提升,仅今年上半年,温州进口食品总量就达到13958吨,超过2014年全年的进口总量。”温州检验检疫局食品处处长吴海介绍,温州进口食品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至2008年时迎来首波发展浪潮,步入2010年以来,每年保持着30%左右的增长速度,2014年进口食品总量已是2009年的10倍。
温州市进口食品商会首届会长、浙江蕴宸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浙海介绍,我市目前从事进口食品行业企业达340多家,从业人员有6万人之多。不过,由于进口食品缺乏市场平台,大家各自为政,行业竞争激烈。“随着进口食品近年来的迅速发展,作为从业者,不应该想着如何去尽可能地瓜分,关键更在于培育,共同做大进口食品市场” 。
年初由浙江蕴宸食品有限公司、瑾瑜集团有限公司等31家企业共同发起,经过近半年时间的筹备,温州市进口食品商会于昨日正式成立。
化零为整 可缓解企业发展的库存压力
目前,温州市进口食品商会拥有会员企业60多家,涵盖葡萄酒、啤酒、肉制品、水产、零食等各进口食品种类。其中,从事进口酒类贸易的企业占了大多数。
“虽然酒类进口的企业所占比重较大,但尚不至于出现同质化竞争的问题。”瑾瑜集团有限公司进出口部经理邹雪梅认为,以葡萄酒为例,目前市场上的种类繁多,产区、酒庄也各有不同,“况且所面对的客户群体也有差异,有人专做高端市场,也有人走亲民路线”。
在不少从事进口食品贸易的企业看来,库存是制约企业发展的一大因素。“借助商会这一平台,企业间抱团在外更具议价能力,在内则可以拓宽贸易局限,以合作的形式丰富彼此的产品种类。”邹雪梅介绍,诸如从事肉制品贸易的企业,往往会考虑搭配葡萄酒进行销售,通过合作,对葡萄酒企业拓宽了销售渠道,进口肉制品企业则无需担心库存压力。
张浙海表示,商会将通过建立行业资源共享平台,服务于政府和会员企业,同时,加大力度发展进口贸易,协助相关部门出台进口扶持政策,尽心培育进口超规模的龙头企业。
各方合力 打造时尚消费品进口贸易高地
“对高品质消费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反映出老百姓(603883,股吧)的消费结构正发生改变。”市商务局外贸处副处长龚细午认为,商会的成立能增强行业的自律性和市场的规范性,也为拉动本土消费,让老百姓更好地认识国外优质商品创造了更多可能。“去年,市里也专门出台针对进口消费品的扶持政策,例如从温州口岸进口葡萄酒,每1美元可获得5分的补贴”。
针对进口食品的快速增长,海关、检验检疫部门也出台了不少便利举措。温州海关针对进口食品提供预归类、预审价、担保验放、查验预约等服务,以进一步加快进口消费品通关效率。同时,针对有货物急需进口的企业,推出在正常工作日8小时之外的“24小时全天候、节假日预约通关服务”。温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则通过优化通关环境进行支持,使贸易商通关更便捷,费用更低廉。
张浙海表示,商会今后还将通过举办本土进口食品展会、设置进口食品市场等形式,为市民一站式选购多元化、更为优质的进口食品提供方便。
已有位网友浏览此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