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籍企业家共同探讨新经济形势下商会、民营企业如何转型发展。
广东省湖北商会会长、利泰集团总裁江黎明在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
佛山市湖北商会会长、金意陶陶瓷董事长总经理何乾发表演讲。
近日,由佛山市湖北商会委员会、佛山市湖北商会联合主办的佛山首届楚商发展高峰论坛在南海举行,探讨经济新常态下商会组织如何转型,以及企业转型发展之策。
在当天论坛上,广东省湖北商会会长、利泰集团总裁江黎明认为,凭借国家政策扶持,下一步商会等社会组织将承接更多政府职能转移,成为各级政府创新民营企业管理、社会管理,以及改善社会公共服务和民生的重要抓手。
政府将提高商会组织注册门槛
据了解,以广东省湖北商会为例,目前商会拥有政府批准的400多项职能,但实际上并没有得到真正落实。“接下来政府将推进并落实职能向商会等社会性组织转移,而在此之前,政府必须逐步收紧对商会等社会组织的注册和管理。”
据江黎明介绍,广东省早在两年前便开始收紧对社会组织的管理,“从10月开始,广东省的商会等社会组织的注册便会收紧,审核过程将变得更为严格。有能力且具备一定规模的商会及社会组织将承接更多政府职能,相反的,不规范的将被淘汰。”
江黎明认为,商会的规范化发展需要有相应的人才,“以广东省湖北商会为例,我们建立了不同类型的委员会,通过委员会把商会内部的人才聚集起来,对其进行专业的商会管理学习和培训,并按照政府的指引,帮助商会更好地规范化发展。”
商会将提供更多学习交流机会
“商会在承接政府职能之前,首先应当‘修身养性’,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在维持日常运作的基础上,思考如何为社会做出更多正能量的事情。如果商会自身的基础都没打好,就贸然承接政府职能,反而会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金意陶陶瓷董事长总经理、佛山市湖北商会会长何乾在谈到商会承接政府职能转移时表示。
此外,据何乾介绍,今后佛山市湖北商会将增加举办专业论坛、讲座的次数,商会会员在交流的同时,邀请行业专家、成功人士分享经验,让商会内企业家与创业者能不断学习并找到自己企业的灵感。
何乾认为,在当今经济形势下,企业间相互学习和交流是永久不变的需求,“接下来佛山市湖北商会将在现有的社会效应上,全力打造品牌商会,同时建立商会自身的造血机制,真正实现‘以商养会’。”
■圆桌
金意陶陶瓷董事长总经理何乾
产品和品牌相辅相成
在产品升级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产品本身而不是品牌。特别是对制造业来说,如果你的产品说不了话,那么就失去了升级的基础。但在产品升级的同时,品牌也要升级,产品和品牌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所以,对于企业来说,产品的升级其实很简单,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同时注重品牌,不断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华辉创富投资董事长袁华星
组团投资降低风险
对于投资,我个人对中小型企业有三点建议:第一,如果没有独到的技术和创新,不要贸然扩张;第二,企业家在跨行投资时要依靠专业人士,由他们提供有助思考的建议,减少投资中可能存在的法律和财务风险;最后一点,建议各位组团投资,企业家结伴投资会给无良企业带来比较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减少投资中欺诈行为的发生,起到保护投资企业的作用。
华中家具工业园董事长胡晓寒
借助商会平台共同创新
企业要在市场中生存下来,最重要的是创新,以前单打独斗的创新已经行不通了。现在我们应该利用商会平台的力量,使得同一行业内相互之间信息通畅,共同找寻行业中的共同点,集中各企业优势集体创新。
新鹏工业服务董事长周文鹏
产品质量绝不能将就
有两个教训希望能与各位分享。第一,做企业一定要专注,我们曾经尝试同时进入数个行业,但最后没有一个行业能够做长久。我们必须要汲取教训,寻求能够做强做大的行业;第二,无论任何行业,对产品质量绝不能将就,以前我们在经营国内市场时,认为只要产品“能用”就行,现在我们在开拓国际市场的过程中,经常遭遇因产品质量不过关而被退货的情况。
亿和门窗董事长曾奎建材将以出口型贸易为主
当今互联网经济、虚拟经济大热,但我依然选择坚守于建材行业。在“一带一路”政策影响下,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对基建建材有着大量需求,加大对以上国家出口,将是未来国内建材行业的发展趋势。因此,在国内市场下滑的情况下,企业应积极寻找广阔的国际市场。
■声音
广东省湖北商会会长、利泰集团总裁江黎明
分享经济释放企业发展潜能
江黎明表示,在当今经济形势下,分享、共赢才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守则。“分享经济的本质是专业化。”江黎明说,目前许多人对分享经济模式的理解有误,“许多人认为分享经济只是简单的互联网资源集聚平台,与专业化毫不相关。但实际上回过头看,实行分享经济模式的企业正变得越来越专业,比如说滴滴出行,不仅有普通的网络约车、顺风车,旗下还有服务品质更好的滴滴专车等服务。滴滴出行为大众提供的交通出行服务正不断向规范化、多元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
江黎明认为,在分享经济模式下,各个行业的分工正变得越来越细,“以制造业为例,不会有企业能够把所有的生产环节都搞定,而是务必要和上下游合作,利己之前必须要考虑他人的利益;相反,假使只考虑自己的利益,那么企业很难做大。”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社会学教授张喜平
中小企业应凭创新和出口突围
“佛山20多万家工商企业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半开工的状态。”佛山科学技术院教授张喜平说。
然而,在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佛山中小型企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乏亮点,“今年上半年,佛山在珠三角的出口中名列第一。”张喜平说,“出口即是寻找新的市场。”目前,佛山中小型企业在南非、东南亚等地开辟了很多新市场。
与以往不同,现在的佛山企业主要以自主品牌出口,企业根据客户订单的需求,对产品的形态和质量进行量身定做的生产。“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高成本、低回报的贴牌生产模式已落后于时代发展的要求。”张喜平表示,在国内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出口激发了企业的自主品牌和创新意识。
张喜平认为,目前佛山中小企业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研发高新技术,引入智能制造,不断提升产品的生产效率,最大限度减少人力成本;二是管理模式革新,减少管理层级,提高管理效率,同时加大培训和对员工行为的约束力度。“相较于大企业,中小企业对市场的敏感度更强,改革力度更大,转型做得更好。”
已有位网友浏览此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