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商会协会组织是构建国际化营商环境的客观要求和重要环节。”在此前结束的沈阳市两会上,沈阳市工商联表示,积极培育和发展以商会协会为代表的社会组织,对于改善沈阳营商环境,补齐民营经济发展短板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沈阳市工商联认为,作为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商会协会组织是市场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参与者之一,在社会治理、资源配置、行业规范、降低交易成本、构建商业文化和企业家精神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就目前而言,沈阳市工商联认为,由于对商会协会组织地位作用的认知、行政管理滞后,制约了商协会组织的活力以及作用的发挥,沈阳商会协会组织发展还处于初级水平,与构建国际化营商环境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据沈阳市工商联统计显示,目前沈阳已注册的经济类商会协会组织不足500家,50余万家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中,加入商会协会组织的不足3万家,这与沈阳东北地区中心城市地位和打造东北亚国际中心城市目标是不匹配的。
与此同时,由于相关政策贯彻不彻底、授权不充分、审批不简便、管理不完善等问题,导致“重审批、轻培育”现象较严重,缺乏专业培训、跟踪指导、政策扶持等孵化和服务机制。一些商会协会成立时缺乏必要的规划和工作基础,存在很多运营问题,有的成立不久就名存实亡。还有一些商会协会在参与社会治理、会员服务和教育、行业自律、社会公益等方面并没有真正发挥应有作用,部分商会协会组织甚至成了“空壳商会协会”和“僵尸商会协会”。
据此,沈阳市工商联建议,要解放思想,敢闯敢试,在思想上创新,在制度上创新,在管理上创新,在职能上创新,大力发展商会协会组织,着力夯实商会协会发展基础,优化审批和监管工作机制,建立商会协会参与社会治理机制,真正树立国际化思维,以打造国际化优质营商环境为目标,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政社分开,厘清政府与商会协会关系,强化政府规划、扶持与监督职能,引入多元全面平等的竞争机制,并逐步将部分政府职能转移并赋予商会协会组织。
沈阳市工商联同时建议,要勇于突破,建立孵化机制,为商会协会健康成长提供服务保障;实施人才战略,为商会协会快速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探索集中办公,为商会协会蓬勃发展提供设施保障;强化党建引领,为商会协会健康发展提供政治保障,建设与国际化营商环境相一致的服务保障体系。
此外,沈阳市工商联还呼吁,要善于推进,要充分发挥商会协会经济管理和服务助手作用,充分发挥商会协会党委政府联系非公人士的桥梁纽带作用,充分发挥商会协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商会协会组织的思想引领作用等商会协会在构建国际化营商环境中的应有作用。不断完善沈阳现代市场体系,构建多元化商事纠纷解决机制,培育沈阳商业文化和企业家精神,为构建国际化营商环境凝聚力量。
已有位网友浏览此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