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是温州民营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和推动力。去年以来,我市深入实施非公经济人士“青蓝接力”培养行动,旨在加强对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的教育培养,通过大力实施“十名领军、百名骨干、千名创星”新生代企业家培养计划,建构师徒团队(Mentorship Team)、微讲坛(Mini-Forum)、同馨思享吧(Minds Sharing Salon)、双月谈(行)活动(Dual-Monthly Activity)、年度乐享会(Annual Enjoyment Meeting)等“5M”常态化培养行动模式,有力促进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人士“接棒接力”、健康成长。
为总结我市“青蓝接力”培养行动的好做法、好经验,宣传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创业创新的好故事,汇聚打造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的正能量,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联合温州网、世界温州人杂志社、世界温州人云社区等媒体,深入各地开展以“青蓝接力、再创辉煌”为主题的宣传采风活动,现撷取精彩,陆续刊发,以飨读者,敬请垂注。
他在创业道路上曾经跌倒过两次,如今年纪尚轻却表示对赚大钱并不感兴趣,而是醉心于传统螺钿工艺的收藏与技艺传承。
他在一个偶然机会接触到贝雕,敏锐地从中觅得商机,坚持5年不停“折腾”,成功创建贝雕艺术馆,复兴了断档20来年的洞头贝雕。
这个身上有股儒商气质的年轻人叫陈灿渊,1980年出生,洞头区东海贝雕艺术博物馆馆长、洞头区新生代企业家协会秘书长。
初识贝雕,投资5万泡汤
步入洞头区东海贝雕艺术博物馆,一个罕见的大贝壳撞入眼帘,众人皆驻足观看。“这是砗磲,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大贝壳,1.28米长,迄今已有5000万年历史。”陈灿渊颇为自豪地介绍,这是一个温州人在索马里发现的,光运费就花了39万元,现在是“镇馆之宝”。
贝雕是俗称,准确地说,属于传统螺钿工艺。陈灿渊介绍,洞头贝雕是将中国传统漆器中的螺钿加工工艺结合洞头民间的贝雕,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富有海洋文化气息的工艺。
2000年,陈灿渊中专毕业后留在洞头工作,是一家酒店负责管理的副总。在一次清理仓库的时候,发现一幅贝雕山水画,非常漂亮。
贝雕,曾经是洞头很辉煌的行业。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由于人才、设备、资金、市场萎缩,导致整个行业几乎断档20来年。陈灿渊认为,这个行业虽然比较冷门,但冷门也是机遇,况且掌握贝雕技术的人不多,了解成本的人也不多,这无疑会给商品带来更高的附加值。
于是,陈灿渊和朋友各投资5万元成立一家经营部,决定把贝雕作为洞头特色旅游产品,结果不到半年就失败了。原因是,他们聘请的老艺人,一个月也出不了一件作品,而且价格又贵,无人问津。
重整办厂,遭遇股东跑路
第一次创办贝雕经营部失败,让陈灿渊认识到,自己首先要懂得创作贝雕的技术。于是,他开始去青岛、四川等地学习贝雕加工技术,买来大量的贝雕作品仔细研究,一点一滴从学徒做起。
“那时候,人家像防贼一样防着我,技术都是偷学的。”陈灿渊说,贝雕是选用有色贝壳,巧用其天然色泽和纹理形状,经剪取、车磨、抛光等工序精心雕琢成平贴、半浮雕、镶嵌、立体等多种形式和规格的工艺品。南宋期间,温州的螺钿工艺即贝雕号称天下第一,由于螺钿工艺复杂,一件作品要花3年时间,朝廷认为太奢侈下令毁掉。
得知螺钿工艺从清朝年间逐渐失传,陈灿渊更加坚信复兴螺钿工艺这条路具有很大的商机和价值。除了到外地偷学技艺,他还多次请教洞头贝雕老艺人,甚至跑到平阳当了半年的油漆学徒。
2006年,陈灿渊终于开发成功螺钿工艺,又与朋友办了一家公司。其间,洞头科技局给予1.5万元支持传统贝雕工艺发展,2011年洞头区政府给予补助20万元,这是当年最大的一个政府补助项目。为了做大做强企业,公司合并了当地两家贝雕厂,2012年还引进一家房地产公司作为大股东,结果房开老板因资金问题,破产了。
“当时,公司场地没了,员工工资发不出来,公司搬了3次家,搞得元气大伤。”陈灿渊说,幸好,在最艰难的时候,他仍没有放弃,一直在惨淡维持生产。后来,在政府扶持下,他开始筹建洞头区东海贝雕艺术博物馆,逐渐有了起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洞头区东海贝雕艺术博物馆,数百件螺钿收藏品静静地陈列着,出品年代从元代跨越到民国,从梳子到到文房用品,甚至案桌、矮凳等,每一件都精美异常,很多都是流落在国外的珍宝。
“目前全国主要有两个地方是软螺钿的传统保护基地,一家在扬州,另一家就在洞头。”陈灿渊说,螺钿工艺已有3000年历史,他这里的收藏品能够体现1000年历史。近年来,他有点闲钱就到处搜罗螺钿漆器,收藏品大多是拍卖所得,有的还用自己的贝雕产品去抵。
在他以及整个团队的努力下,2009年洞头贝雕被列为省级“非遗”名录代表项目,2011年公司被列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公司的产品被评为温州市洞头旅游指定产品。
如今,贝雕艺术博物馆通过平台运营,成立创作工作室,主要向全国各地博物馆销售贝雕衍生产品。最近开发的仿明代贡品螺钿工艺品远销海外,将古老工艺与现代审美观相结合,力求工艺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将贝雕这个几千年传授下来的工艺发扬光大。
在产品方面,他不仅强调文化性,更注重生活化开发,推出了梳子、化妆镜、名片夹、钢笔、首饰盒等便于携带且实用的日用产品,以及精品礼盒等私人定制品,深受来洞头旅游的各地游客欢迎。
从一个贝雕门外汉,到一名贝雕生产商、贝雕古董的收藏者,陈灿渊实现了一个华丽转身。他说,随着对贝雕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发现自己浅薄,以前有过出书的念头,现在不敢了。
“我办博物馆并非赚点钱,而是当一辈子的事情来做。”陈灿渊有点自嘲地说,现在搞得商不商、学术不学术。回顾创业之路,他觉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认准方向,坚持走下去,终会有所回报的。
已有位网友浏览此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