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重大疾病科技攻关与管理”成果发布
-婴儿避免感染HBV病毒成功率接近100% -脑卒中复发风险减少32%
本报讯 昨天,本市“重大疾病科技攻关与管理”成果发布会举行。《北京技术创新行动计划(2014-2017年)》实施一年多来,围绕“十大疾病”,本市已制定60项诊疗技术规范和标准,其中36项上升为国家行业标准。
“十大疾病”,是本市以“四高”为标准(即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疾病负担以及科技在疾病控制当中所能发挥的作用程度高),筛选出严重影响市民健康的疾病,包括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结核病、新发突发传染病等四类传染病和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精神分裂症和情感障碍、慢性肾脏病、脊柱和关节病等六类影响生命健康比较突出的慢病。
围绕“十大疾病”的科技攻关,取得一批惠民型成果和创新型成果。例如,脑血管病领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联合全国117家医院共同研究结果表明:双抗早期干预性治疗早期轻型卒中/TIA优于单阿司匹林治疗,使其发展为致残、致死的严重脑血管病的几率减少了32%。该研究成果临床应用后,将每年为我国减少10万例再发卒中患者。这一相关研究改变了国际、国内指南。在乙肝领域,制定慢乙肝孕妇抗病毒治疗方案,使婴儿避免感染HBV病毒的成功率接近100%。世界首例避免单基因遗传病试管婴儿诞生,标志着我国胚胎植入前遗传诊断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等。
依据《北京技术创新行动计划(2014-2017年)》,到2017年,本市将形成不少于10项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成果,形成30个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的首都优势学科,建立100项诊疗规范标准。(刘威)
部分成果
-精神疾病患者住院时长降四成
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为牵头单位的团队,首次制定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治疗规范和临床路径,以及首次提出并建立了量化的抑郁症中医证候分型诊断标准,降低了患者平均住院日约40%,减少了数以亿元计的住院费用。
-艾滋病防治将实现三个90%
在艾滋病防治方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联合十余家艾滋病研究优势单位,率先开展“早检早治”防控策略,共同完成了大型前瞻性队列研究——“北京原发HIV感染队列”,并在我国率先提出“锁定及阻断HIV感染关键人群及关键时期”的艾滋病防控新策略。上述研究成果在全国范围推广后,可以将艾滋病患者的寿命延长60年,并在2020年之前实现三个90%,即HIV感染者发现率、治疗覆盖率及病毒学成功抑制率3项指标达到90%。
-黑色素瘤控制率可达60%
黑色素瘤被称为恶性肿瘤致死率的“王中王”,在我国每年新发病人数超2万,发病率低但致死率极高,常规化疗有效率不足8%,且不能延长患者总生存。通过北京肿瘤医院黑色素瘤诊疗中心的科研成果,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疾病控制率可达60%,有效率较标准化疗提高了近4倍,且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得到明显延长。
-国内首个“生物银行”建成
高质量、高水准的生物银行是重大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药物研发与产业化的最重要环节、最宝贵资源。全球已超过10个国家或地区正在建设生物银行。北京生物银行是国内首个由政府主导的全国规模最大的、符合国际标准的生物银行,现已收集病例7万余例,采集标本12万余份,入库样本70万余份。
已有位网友浏览此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