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讯(记者王彩娜) 11月3日,以“协同、创新、合作、共赢”为主题的首届京津冀协同发展社会组织高峰论坛在京举办,意味着《京津冀社会组织协同发展合作框架意向书》中提出的建立三地共同举办、轮流承办的社会组织协同发展论坛长效机制的落地。论坛同期发布了《行业协会商会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报告》。
早在今年7月29日,北京市社会团体管理办公室、天津市社会团体管理局、河北省民间组织管理局共同签订了 《京津冀社会组织协同发展合作框架意向书》,此次论坛是该意向书确定的重点合作项目,同时也是北京市民政局2016年购买服务资助项目。
据了解,此次发布的《行业协会商会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报告》,调研了三地多家行业协会商会发现,行业协会商会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作用具体可以分为10个方面:推动产业升级、组织招商引资、搜集行业信息、直接参与政策拟定、完善金融服务支持、制定行业服务标准、参与征信体系建设、承接政府购买服务、促进人力资源双向流动和参与环境治理。
行业协会商会普遍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对自身而言是一个重大的机遇,与此同时,行业协会商会也普遍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
针对三地行业协会商会开展的调研数据显示,行业协会商会日益重视通过组建或参与京津冀联盟的方式协调行动。多数受访者在京津冀一体化中都参与了产业发展互补互促、资源要素对接对流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领域,其中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所占比重最高,为62.96%。行业协会商会在参与京津冀协同过程中对社会服务业配套、政府购买服务、发展产业园区和政府权力下放政策需求较高,约五分之一的机构对户籍制度改革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有一定的需求。
报告显示,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作用,需要建立政府间协同网络、行业协会商会协同网络、政府与行业协会商会对接网络以及地方政府层面执行网络四个网络平台,形成深度互动。在立法协调上要软硬并举,强化重点领域监督和管理,完善行业协会商会参与公共服务机制,激励行业协会商会提升服务水平。
已有位网友浏览此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