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路虹报道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6月30日在北京发布《2016年三季度经济金融展望报告》。报告回顾了2016年上半年全球和中国经济金融运行情况,展望了2016年下半年经济金融形势以及全球银行业发展特点,并对热点问题作了专题分析。
关于全球经济金融形势,报告认为,2016年三季度全球经济仍将维持疲软态势。美国经济复苏放缓,欧洲经济复苏范围扩大,日本面临日元升值和通缩困扰。新兴经济体经济复苏力度回升,但总体上仍较疲弱。美联储再次加息时点不确定和欧洲政经风险上升将加剧国际金融波动,美元、日元、黄金、各国国债等避险资产将受追捧,英镑、欧元、股市、大宗商品等风险资产将遭抛售。G20杭州峰会将从应对危机转向关注增长。英国“脱欧”将重创其经济金融发展,产生较强的溢出效应。美国总统大选结果尚不明朗,潜在影响不容忽视。中国资本净流出保持在合理范围,将改善新兴经济体资本外流情况。
关于中国经济金融形势,报告认为,在政策托底、房市升温、简政放权等因素作用下,上半年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企业效益改善,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取得新进展,但民间投资下滑、东北等地转型艰难,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预计二季度GDP增长6.7%左右,增速与一季度基本持平。下半年,全球经济不确定性较多,国内经济短期扭转困局难度较大,预计三季度GDP增长6.7%左右。稳增长政策短期不能放松,需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扩大总需求,使实际增长靠近潜在增长,为结构改革和培育新动能腾挪出时间。短期要坚持“宽财政、稳货币”取向,处理好“三去”之间关系;中长期要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为经济持续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关于全球银行业发展形势,报告认为,2016年一季度以来,美国银行业发展较为平稳,欧元区和日本银行业受“负利率”政策影响,经营情况不容乐观,英国银行业前景面临较大不确定性。中国上市银行不良持续“双升”,但资产和负债规模稳步增长,资本充足率保持稳定,非利息业务取得较快发展,保证了银行盈利能力的稳定。受宏观经济下行以及“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等影响,预计三季度中国上市银行资产、负债增速进一步放缓,局部风险加速暴露,不良贷款率小幅上升至1.9%左右,净利润同比增长1.5%左右,资产质量控制和非息业务发展能力差异将导致银行业进一步分化。
已有位网友浏览此新闻


筑牢工业经济基本盘 多项政策举措将推出
中国经济必将破浪前行
新业态、新模式、新增量 上半年服务贸易
塞上江南灵武 醉美山水梧桐
C财经|一文速读:国家育儿补贴谁能领?
人形机器人化身“职业技能高手”:在世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人民法院依法平等保护
稳定币,稳得住美元霸权吗?
习近平接受外国新任驻华大使递交国书
圣境甘南:从草原到山城的县域振兴实践
进一步激发境外旅客入境旅游消费活力离
盐都富顺 梦里水乡
“一针一线”织就创新引领的担当和勇气
《求是》杂志刊发中共全国工商联党组署
两会聚焦|争做创新主体,构筑竞争优势
沈莹出席广东省民营企业建设现代化产业
天山明珠耀丝路 哈密逐梦谱新篇
全国工商联召开会员管理改革工作会议
2023“百城万企”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行
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党支部赴李大钊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