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市高开高走,保险、券商等权重股发力拉升指数,两市不足百股下跌。截至发稿,沪指涨2.06报2880点;深成指涨2.29%报9991点。
盘面上,板块全线上涨,软件服务、保险、券商等多数板块涨幅居前。
A股维持弱势震荡格局,成交萎缩则显示市场人气严重不足。分析人士指出,指数想要打破僵局,一定要有增量资金的参与,而想要吸引资金入市,就需要市场要么能有足够的赚钱效应,要么估值足够低、具备中长期升值预期。而从当前市场的热点演绎中不难看到,一方面,市场中赚钱效应良好的板块已经逆市上涨多日,仍反复成为资金炒作热点,但估值已然不低,让场外资金不敢随便介入;另一方面,价值类白马品种短线赚钱效应不足,却获得越来越多的券商推崇。在诸多不确定性压制之下,场外资金仍在等待更好的买点。
不过从沪港通数据来看,外资有加速抄底A股的迹象。海外最大的RQFII-A股ETF南方富时中国A50 ETF也在近期获得巨额申购。数据显示,南方A50昨天上午接获逾2亿个基金单位的净申购,即约有20亿元人民币资金净流入该ETF,这是该基金成立以来接获的最大单日申购。分析认为,看好A股6月将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并憧憬深港通将于近期宣布启动时间表,是资金持续流入南方A50的主要原因。
随着银行考核体系的改变,过去引发季末资金紧张的逻辑不复存在。但是今年6月需要关注一下风险点:
第一,过去几年银行资金通过证券公司通道业务、基金公司及子公司专户业务投资规模较大。其他存款性机构对其他金融机构债券规模持续攀升,成为广义信贷的重要增量,推升了货币乘数的持续攀升。央行从今年开始实施MPA、银监会发布《82号文》以及证监会发布的三个征求意见稿,均从不同角度对银行资金通过证券公司通道、基金公司及子公司专户投资实施监管。如果监管从严引发上述业务规模缩减,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可能会受到冲击。
第二,美联储6月和7月加息概率明显提升,美联储鹰派姿态愈加明显。美元持续走强,人民币开始持续贬值。如果美联储6月加息,可能会提升市场对全年加息次数的预期,美元有望进一步走强。此外,英国退欧也成为6月份美元走势的“黑天鹅”。从15年来看,美元指数走强、人民币贬值均伴随A股调整。因此,必须提防美元超预期升值带来的风险。
第三,6月是定增解禁、IPO解禁的高峰。6~7月也是去年私募发行高峰对应的开放期,开放赎回或者清盘可能会引发资金进一步撤出。融资融券在没有趋势性行情的背景下也开始加速流出。今年6月市场资金面流出压力较大
机构表示,目前无论是立足于中线还是短线,都没有介入的机会。对于中线投资者来说,在20周均线没有被有效攻克之前,都可视为中线弱势形态在延续,目前20周均线大概在2890点附近,也就是说,只要沪指运行在2890点之下,中线投资者就应该继续选择观望。另外,必须关注一个可能的投资机会:MSCI今年将A股纳入指数的概率明显提升。如果A股纳入MSCI指数,短期内实质影响有限。但是对于权重较高的金融行业来说,则未来5~7年有6000亿增量资金追逐2万亿的“自由”流通市值。可能会在短期内提升对金融行业的情绪。同时,金融行业的估值水平和超低的换手率也可能给行业短期内上涨提供了一定基础。
已有位网友浏览此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