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股价下跌、借款违约被“仲裁式”卖壳等之后,上市公司股东又见被强制平仓。这一回,主角换成了常年出没在股市中的“牛散”。
5月29日晚间,GQY公告称,由于资本市场大幅下跌等因素,造成信用账户严重亏损无法偿还融资,其股东姚国际持有的部分该公司股份,被银河证券强制平仓,涉及数量323万股,占该公司总股本的6.22%。
与以往因融资爆仓而被强制平仓的上市公司股东不同,姚国际是股市颇有知名度的“牛散”,2009年以来一直活跃在股市。2015年7月16日,姚国际曾承诺,未来6个月到1年内,GQY股价未达50元,将不进行减持。而其被强平之际,距离其承诺到期尚有一个多月时间。
牛散被强制平仓
GQY5月29日公告称,近日收到持股5%以上股东姚国际通知,由于去年至今资本市场大幅下跌等不可抗力的原因,造成其账户亏损严重无法偿还融资,银河证券从5月20日开始,对其所持信用账户股票实施了强制平仓。
公开信息显示,2015年4月7日到2015年5月21日,姚国际通过银河证券信用交易担保账户以集中交易方式,增持公司GQY1061.8万股,持股比例为5.01%。此后的股灾期间,又两次进行增持,持股数量增加至1318.8万股,持股比例为6.22%。
在股票市场,姚国际这个名字往往和“牛散”联系在一起,并且多次出现在上市公司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一家名为持仓在线的网站信息显示,从2009年6月底以来,姚国际曾经出现在超过20家上市公司的股东名单中。其中,2015年3月底以来,在持仓的上市公司多达10余家,持股超过5%的,除了GQY以外,还包括和晶科技,其余持股比例均在4%以下。
而姚国际此次被强平的GQY股票数量共计323.4万股,减持均价18.18元/股,共占GQY总股本的1.52%。此次被强平后,其持股数量减至995.3万股,持股比例也随之下降至4.7%。
从股价来看,姚国际之所以被强制平仓,与GQY近期股价大幅下跌有关。从今年5月9日开始,股价经历了一轮快速下挫,从5月6日收盘时的22.03元,跌至5月11日收盘时的18.06元,三天跌去3.97元,跌幅接近20%,已经逼近最近一年来的最低点。
根据此前披露,姚国际2015年4月至5月买入GQY的价格分别为748.8万股、313万股,买入价格位于17.99元~21.06元、18.01元~26.16元,累计持股成本则为22.1元。按5月29日收盘价计算,姚国际持有GQY,已累计亏损5600万元左右。
承诺尚未到期
在披露被强制平仓的同时,姚国际还向GQY的投资者发出了一封道歉信,信中称,自从举牌并披露个人减持计划迄今,无论市场如何波动,其并未未减持该公司一股。
“由于资本市场大幅波动和被动强制平仓等不可抗力的原因,造成我没能兑现50元以下不减持的承诺,对此本人内心深感遗憾和愧疚,为此向全体股东致歉,敬请大家谅解。”姚国际在信中称。
之所以有此道歉,是因为在此之前,姚国际曾放言,GQY股价50元以下不减持。2015年7月16日,姚国际还曾为此正式承诺,未来六个月内将不减持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未来六个月到十二个月间,若该公司股票价格未达到50元的,将不减持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未来十二个月到二十四个月间,若公司股票价格未达到80元的,将不减持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
但实际上,最近一年来,GQY的股价,从未达到过50元以上的高点。2015年6月30日,GQY股价曾一度冲到41.3元的高位,但随后一路下跌,截至5月29日收盘,跌幅已达55%左右。由于承诺在先,姚国际并未减持。
陷入困境之后,姚国际也曾试图自救。今年4月19日,GQY公告称,收到姚国际函件,提议在2015年股东大会上,增加2015年度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临时提案,以该公司2.12亿股总股本为基数,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方式,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10股。但在此前,该公司董事会做出2015年利润不分配的决议。姚国际上述提案发出后,还曾得到GQY董事长郭启寅的支持,并表示将在股东大会对该提案投赞成票。但在股东大会上,该提案最终被否决。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通过强制平仓被动减持,距离姚国际上述承诺尚有一个多月,目前承诺尚未到期,似乎已经涉嫌违规。GQY在公告中仅称,未发现本次权益变动存在违反《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等有关规定的行为。
已有位网友浏览此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