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万科A延续跌势,开盘跌1.29%报16.89元。相比去年12月18日停牌时24.43元的历史高点,复牌13天累计跌幅超过30%。截至昨日收盘万科A市值蒸发逾700亿元。
昨天下午,万科突然抛出《关于提请查处钜盛华及其控制的相关资管计划违法违规行为的报告》(下称《报告》),向证监会、基金业协会、深交所、深圳证监局举报宝能增持万科股份存在“违法违规行为”,恳请监管机构启动核查。
这是“开战”以来万科方面首次以上市公司名义向监管部门反映情况,无论是所选择的出击时机,还是《报告》内容的引经据典,此次举报可谓做足了功课。与之相比,宝能方面则暂时沉默,公司相关人士对记者仅表示“不太清楚”,不愿多言。而在当天晚些时候,有媒体披露,宝能已对资管计划“泰信1号”补充了保证金。
历经旷日持久的多轮对决,万科控制权争夺战已在关键时刻。而万科《报告》的出现,不仅考验着监管层的智慧,更使得对万科股价高度敏感的宝能再添一重压力。万科此举究竟是袭扰还是“将军”,最终或许还要看宝能还有多少预备队和底牌。
从万科《报告》所标注的“7月18日”的落款时间看,万科管理层的确计算精准。尤其是《报告》全文见诸于各大媒体的昨日下午,更是在万科A连续两日深跌之后。
除了发布时间拿捏到位,万科管理层在《报告》内容上亦煞费苦心。引用规则之丰富、数据列举之详实,都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万科管理层对监管部门所寄予的重重期待。梳理这份洋洋洒洒达九千字的《报告》,大量篇幅都在阐述宝能旗下九个资管计划涉嫌违法违规,其中引用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多达十数项。
值得一提的是,昨日稍晚时候,已有媒体报道称,宝能已对资管计划“泰信1号”补充保证金,这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万科方面的举报。此外,宝能还曾在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中袒露心迹,要“做万科长期的战略财务投资人。”
在《报告》中,万科管理层还对交易细节着重提示,要求监管机构核查宝能在增持万科A的股份时是否存在连续交易、约定交易、尾市交易等证券市场操纵行为,是否违反宝能方面曾作出的种种承诺。
此外,万科管理层在《报告》中再度强调宝能成为第一大股东后所作所为已对公司运营产生“非常不利影响”:客户开始观望甚至退房,合作伙伴提出解约,猎头公司开始挖角,国际评级机构拟调低信用评级……
这与此前万科管理层在年度股东大会上面对媒体时的表态基本一致。只不过,彼时王石在强调不利影响后,表态的基调还是妥协退让。而此时,万科管理层选择向监管层举报,态度趋向强硬。
股权方面,根据《报告》,截至7月18日,宝能持有万科的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高达25.4%,较7月7日披露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时又增加了0.4%。考虑到宝能一直以来都在“沉默不语”地不断买入,一旦其完成预设的增持方案,未来在股东大会上否掉引入深圳地铁的重组预案,甚至更换部分万科董事、进驻董事会都不会太困难。
当然,这些也需等待监管机构的回应。据接近监管机构的人士透露,相关监管机构已经收到了万科的《报告》,目前仍在讨论评估,近期即有望披露相关回应。
《波动》栏目聚焦社交媒体大数据,每周生成“投资情绪指数”并还原市场热点,是一份资本市场“编年体”式全景报告。扫码关注:股市波动(qqbodg)。
已有位网友浏览此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