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春节慰问费
想必大家都知道,我国非常注重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2023年1月22日,我们将迎来一个重要节日——春节,它不仅让上班族、学生党得到了充分的休息,为家人团圆、朋友相聚提供了机会,不少退休人员也能因此获得一笔节日慰问费,充实自己的钱袋子。
参考各地历年来的政策,我们不难发现这笔春节慰问费还是相当丰厚的。比如杭州,每年会为纳入社会化管理的企业退休人员发放1200元的现金红包;宁波会为企业退休人员按每人2000元的标准发放慰问费;领取城乡居民养老金的退休人员、被征地养老保障待遇享受人员、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领取人员、精减退职生活困难补助费领取人员、计划外长期临时工以及保养人员生活费领取人员,将按每人400元发放;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不缴费仅享受基础养老金人员,按每人200元发放。
不过有一点要注意,这属于地方福利,通常只有经济较发达的城市才有,当然一些地区虽然没有现金红包,但也会在春节来临之际,为退休人员发放一些慰问品,比如米面油、春节礼盒等,都是非常暖心的。
第二,多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继续上调
对于领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退休人员来说,虽然到手的养老金水平整体偏低,远不及领取职工基本养老金的人,但是国家发放养老金的目的,就是为了切实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所以养老金不仅会终身发放,还会适时上调,大家的钱袋子越来越鼓,无疑是极大利好。
不过城乡居民养老金并不是每年都上调的,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而当前已有很多地区明确表示,2023年会继续上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比如宁夏,2022~2025年期间,每年会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5元,到2025年,至少能达每人每月230元;而泉州,2022~2024年期间,会每年提高全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10元,2023年1月1日起,每人每月至少能达到150元。
第三,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提高
2022年开始,我国正式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工作,不仅养老金调剂力度更大,能更好的保障经济欠发达地区能按时足额为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待遇,同时养老保险政策将更规范统一。
这不,广东省人社厅曾明确表示,要用2年时间将全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从14%过渡至16%。2022年,职工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已调整为15%,到2023年,将切实提高至16%。
虽然单位缴费部分不会计入参保人的个人账户中,但是我国养老金遵循“多缴多得”的原则,缴费越多,退休核算养老金滴待遇时就越有优势,老年生活品质将能更上一层楼。
第四,职工门诊待遇不设封顶线
北京早在今年9月份刚刚实施的医保新政中明确,自2023年1月1日起,职工门诊待遇将不设封顶线。以前,参保人看病超出20000元的部分需要自己承担,不能按规定享受医保报销待遇,经济压力非常大,不过经此调整后,人们再在门诊或急诊结算20000元以上的费用时,医保基金可为在职职工按60%的比例报销,退休人员则可以按80%报销。不仅优惠力度大,更进一步地减轻了参保人的就医负担,而且还对退休人员予以一定倾斜照顾,着实是非常人性化的政策。
第五,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计入办法改进
近年来,随着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建立健全,全国各地都在进行医保待遇改革,其中改进医保个人账户计入办法让不少在职参保人略有微词。以前,人们参保缴费,不仅个人缴费部分会划入个人账户,部分单位缴费也会划入其中,看病买药都可以刷社保卡支付,省钱又方便。但是调整后,单位缴费部分将不再划入个人账户中,他们实际到手的钱将变少。
不过这只是表面,大家一定要把眼光放长远,虽然单位缴费部分不再划入个人账户中,但减少的那部分钱将主要用于增强门诊共济保障能力,届时人们看病报销力度会更大,尤其对慢性病患者来说非常友好,看病压力将能大大减轻。
比如山西将从2023年1月1日起,实施新的医保个人账户计入办法,其中在职职工个人账户由个人缴费的2%划入,退休人员个人账户则按当年全省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平均水平的2%划入,大家要慢慢适应啊。
第六,失业保险基金省级统筹
除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是社保五险中缴费占比较大的保险外,就属失业保险缴费最多了,而参保人只要缴纳失业保险满1年,并且符合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情况,就能在暂时失去经济来源期间,按规定领取失业保险金,维持基本生活,通常缴费时间越长,享受到的失业保险金待遇就更高。2022年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多地经济发展受阻,社会失业率大大提升,国家为稳妥保障失业人员生活,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不仅要逐步提高各地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各地也都在积极推进失业保险基金省级统筹。
近日,湖北、福建等地相继表示,2023年1月1日起,实施失业保险基金省级统筹,增强失业保险基金调剂力度,更好的实现以丰补歉,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失业人员带来更稳妥的保障。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已有位网友浏览此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