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国际关系和国际格局发生深刻复杂的新变化,受疫情反复和俄乌局势等“黑天鹅”事件影响,世界经济复苏进程面临高度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之下,中欧两大经济体间的合作将如何开展?如何在新的国际格局下,看待中国经济与全球化的关联,记者采访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管理学教授汪泓。
尽管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和贸易投资保护主义趋势叠加的影响,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为投资形势带来了众多不确定性,但总体而言中国与欧盟经贸合作展现了强劲的韧性和活力。数据显示,2021年中欧双边贸易额超82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中国保持欧盟第一大货物贸易伙伴地位,欧盟也是中国第二大货物贸易伙伴。中欧双向投资规模累计超2700亿美元,金融、疫苗研发、新能源、电动汽车、物流等领域的投资合作活跃,特别是中国对欧投资在2021年逆势增长,实现了13.4%的同比增速。来自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欧盟27国对华贸易额为4139亿欧元,同比增长28.3%。其中,欧盟对华出口1122亿欧元,下降0.4%;自华进口3017亿欧元,增长43.3%。
展望中欧经济合作的未来,汪泓认为,中欧经贸关系发展势头强劲,中欧经贸合作前景广阔,加强经贸合作将是大势所趋。她说,一直以来,中欧互为重要贸易和投资伙伴,尽管世界经济复苏仍面临较大不确定性,中欧经贸合作仍展现出强劲韧性,在挑战和困难中实现了新发展。双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结构持续优化,双向投资稳中有进。中欧贸易与投资保持在高水平,不仅惠及双方,也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发挥作用。
当前,中欧企业都在期待中欧投资协定能够尽早签署生效。有报告显示,74%的受访中国企业和67%的欧盟企业认为中欧投资协定签署生效利好本国制造业发展,近半数中国企业和欧盟企业认为协定签署生效有利于本国服务业发展。从长远看,中欧制造业和服务业预计均可受益于这一协定。
汪泓指出,新形势下,中欧要抓住机遇拓展经贸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促进双方更好互利共赢。双方可聚焦绿色、数字伙伴关系和各领域务实合作,打造合作新亮点,为深化双边经贸关系不断拓展新平台。中欧双方企业可加强合作,发挥各自优势资源,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
此外,她认为,各层级的中欧经贸交流机制也要持续发挥作用,进一步完善地方和企业的合作平台,这将有助于中欧经贸交流对接不断走向深入。
汪泓呼吁在华的欧洲企业家们坚定信心,展望未来,中欧经贸合作前景广阔,加强经贸合作将是大势所趋。(完)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已有位网友浏览此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