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入学习贯彻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和全面推进实施民营经济促进法之际召开第六届民营经济法治建设大会,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稳定民营企业发展信心,进而在法治轨道上纵深推动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大会围绕民营经济法治建设交流经验、发布成果、发出倡议。
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全面依法治国取得历史性成就。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民营经济法治建设不断提质加速,取得长足进展。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把民营经济发展纳入法治轨道,就市场经济与法治的关系、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引导资本健康发展等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为在新征程上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党中央高度注重运用法治手段巩固基本经济制度,始终坚持在法治轨道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从颁布中小企业促进法到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从修改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到出台公平竞争审查条例,从编纂民法典到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不断完善的法律体系,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更为坚强的保障。
民营经济法治建设是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在民营经济领域的具体展开。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必须在法治轨道上提升竞争公平性、商业便利性和市场活跃度,必须坚持用法治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无论是加快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还是完善监管执法体系、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构建民营企业源头防范和治理内部腐败的体制机制,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等,都需要锻造法律重器、夯实法治根基。
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是当前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一段时间以来,各级工商联和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司法行政机关、法学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围绕规范涉企执法、打击违约失信行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维护公平公正市场秩序、推动涉企法律法规立改废释、推动涉企法治课题研究、推进民营企业家法治素养提升、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发挥商会调解作用等开展了大量工作,推动民营经济法治建设展现新气象、取得新成效,以法治的稳定性增强了民营企业发展的确定性,有效发挥了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经济建设实践向前推进一步,法治建设就要跟进一步。现在我国民营经济已经形成相当的规模、占有很重的分量,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具备坚实基础,这对推动民营经济法治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有关部门要主动谋划、前瞻思考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可能涉及的法律问题,及时提出立法需求和立法建议,推动涉企法律的改、废、释,不断深化对法治的规律性认识,及时回应民营企业法治诉求。深入推进民营经济法治建设,要更加重视聚焦市场经济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夯实优化营商环境制度基础,为新经济新业态健康发展打造法治引擎,为民营企业高水平开放提供法治保障,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和规则,夯实市场经济的法治基础。
在民营经济法治建设中,民营企业既是法律保护的客体,也是法律实施的主体。要清醒认识到,在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已成为全党、全社会共识的同时,民营企业自身依法治企、依法经营的能力和水平也需要加强。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各类所有制企业的违法行为,都不能规避查处。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要着力提升法治素养,将法治意识、契约精神、守约观念等现代经济活动规范意识自觉融入市场活动和自身行为,把守法诚信作为安身立命之本,依法经营、依法治企、依法维权,做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民营经济法治建设大会自2019年首次召开,至今已举办6届,大会见证了法治中国建设、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和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取得的历史成就,已成为推动民营经济法治建设的重要平台,成为观察、审视民营经济领域法治建设状况的重要窗口。同时,全面依法治国、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也不断赋予民营经济法治建设新的使命。
徒法不足以自行,良法离不开善治。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越是大有可为,越需要法治护航;越欲大显身手,越需要敬畏法治。用良法善治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稳定预期、提振信心,我国民营企业必将迸发更大活力,开创民营经济发展新局面,书写更加精彩的中国式现代化民营经济篇章。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已有位网友浏览此新闻